
校园雕塑与所有的校园物质景观一样,积淀着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的价值,蕴含有巨大的潜在教育意义。校园雕塑通过被解读,不仅使学生掌握一定群体的环境知觉,同时从雕塑作品中领会特定文化的设计思想、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雕塑大都运用抽象与象征、隐喻和悖论的手法表现,特别是我国的校园雕塑,一般具有纪念性、象征性、激励性、装饰性等特点,突出思想审美、重视德育潜化,或着重表现人类的智慧和对真善美永恒的追求。校园雕塑是物质化了的精神载体,它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反应了一个学校的精神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质要求。所以校园雕塑的选择与摆放也是非常关键的。
元宝本身是象征金钱,自古便是中国货币史上登峰造极的货币之一,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也凸显着拥有者的财富和地位,是古代价值的符号。在中国货币史上,正式把金银称作元宝,始于元代。但早在唐初开元通宝行世时,民间就有取其硕大、贵重之意,旋读为“开元通宝”。金元宝在风水中最广为人知的象征寓意就是镇宅招财,因为金元宝本身就是财运的代表,如果能够将它摆放在合适的位置,或者佩戴在身上,就可以兴旺财运富贵,从而起到招财旺财的目的。现在人们为求财大多把它放置在家中的客厅财位中,配合财位的旺财风水和金元宝的吉祥寓意催财。
元宝起源在唐朝,在唐朝建中初期(780~783)就有使用白银支付大宗马钱(支付买马的大笔数额款项)的记录;从出土的宝物中也证实:唐代已有银制的“饼”和“铤”,也就是仰面似船,伏面似案(桌面)的船形“银铤”。把“银铤”称为“元宝”在元朝开始,元朝至元三年以平淮库(当时国家银库)的白银熔铸成“锭”,凡重量达50两者,名曰:“元宝”,也就是“元朝之宝”的意思。金元宝象征着如意和富贵,是居家求福求财的利器,在古代被认为是最高面值的货币,而现在人们为图个求财的好意头,会把它放置于家中的客厅财位中,配合财位的旺财风水和金元宝的吉祥富贵寓意进行催财。而它不光能够催财还能够旺官运,如果家中有孩子读书,想要催旺文昌就可以放置金元宝在家中的文昌位上。
校园雕塑作为一种精神载体,它具有文字属性,同样体现“文以载道”的精神。每一座校园雕塑均蕴含有一定的道德追求,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道德潜化作用,激发学生对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在情绪上的认同,产生共鸣,同时对道德理想、道德建构产生向往之情。在这样的环境中,在这样的文化影响下,会自然而然地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校园雕塑,这种物化了的精神载体,它集中反映了学校这个特定群体的道德价值观和审美取向,是进行道德教育、审美教育的最好的素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