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园雕塑大都运用抽象与象征、隐喻和悖论的手法表现,特别是我国的校园雕塑,一般具有纪念性、象征性、激励性、装饰性等特点,突出思想审美、重视德育潜化,或着重表现人类的智慧和对真善美永恒的追求。校园雕塑是物质化了的精神载体,它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反应了一个学校的精神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质要求。所以校园雕塑的选择与摆放也是非常关键的。
魔方,也称鲁比克方块,台湾称为魔术方块,香港称为扭计骰,三阶魔方是由富有弹性的硬塑料制成的6面正方体。核心是一个轴,并由26个小正方体组成。包括中心方块有6个,固定不动,只有一面有颜色。边角方块(角块)有8个(3面有色)可转动。边缘方块(棱块)12个(2面有色)亦可转动。
最早的魔方是匈牙利的一位叫鲁比克的教授于1974年发明的,但是这位教授发明它并不是为了投入生产和娱乐。因为他是建筑学教授,为了帮助学生们认识空间立方体的组成和结构以及锻炼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记忆力。鲁比克设计了一个立方体切割的实验这就是魔方最早的概念雏形。他在这个概念的基础上,制作出一个辅助教学的教具。他用了6周的时间设计出了一个可以上下左右旋转并且交叉换位的3×3×3的立方体结构,并在其6个外表面涂以6种不同的颜色,魔方从此诞生。制作出第一个魔方后,鲁比克自己把它转了几圈、把魔方打乱,他发现很难复原,他用了一个多月时间才将六面还原为原来的颜色。这使鲁比克意识到,这个发明可以作为益智玩具。于是他写出了详细说明书,申请专利。1977年鲁比克获得了魔方的匈牙利专利证书。
校园雕塑作为一种精神载体,它具有文字属性,同样体现“文以载道”的精神。每一座校园雕塑均蕴含有一定的道德追求,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道德潜化作用,激发学生对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在情绪上的认同,产生共鸣,同时对道德理想、道德建构产生向往之情。在这样的环境中,在这样的文化影响下,会自然而然地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校园雕塑,这种物化了的精神载体,它集中反映了学校这个特定群体的道德价值观和审美取向,是进行道德教育、审美教育的最好的素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