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园雕塑大都运用抽象与象征、隐喻和悖论的手法表现,特别是我国的校园雕塑,一般具有纪念性、象征性、激励性、装饰性等特点,突出思想审美、重视德育潜化,或着重表现人类的智慧和对真善美永恒的追求。校园雕塑是物质化了的精神载体,它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反应了一个学校的精神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质要求。所以校园雕塑的选择与摆放也是非常关键的。
马车是马拉的车子,或载人,或运货。马车的历史极为久远,它几乎与人类的文明一样漫长。一直到19世纪,马车仍然是城市交通的十分重要的交通工具。人们喜欢马车的优雅和诗意,喜欢乘坐马车从容地穿过乡村大道或古旧的城区街巷去访问朋友。随着火车和汽车的出现,车轮转动的速度越来越快。至此,马车的黄金时代宣告结束。
马车的速度取决于马的速度,马越好车速越快,一般是一小时近20公里。一般马车一天200多公里。但当有急事,并在驿站不停换好马昼夜行驶的话,最快一天可跑1000多公里。马跑的时速约20公里,最快时速可达60公里,可连续奔跑100公里,具有名副其实的"马力"。随着交通行业的飞速发展,马车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马车文化对欧洲人,特别是欧洲王室的影响却并未从此消失。目前欧洲很过古老的家族还保存着一定数目的古老马车,它们制作精美,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也成为欧洲文化的一个活标本。而现在活跃在欧洲大陆上的供游客乘坐的马车一般都是从中国用现代生产工艺制作的马车,比如电视节目《花儿与少年》,明星们在意大利街头乘坐的马车。
校园雕塑作为一种精神载体,它具有文字属性,同样体现“文以载道”的精神。每一座校园雕塑均蕴含有一定的道德追求,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道德潜化作用,激发学生对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在情绪上的认同,产生共鸣,同时对道德理想、道德建构产生向往之情。在这样的环境中,在这样的文化影响下,会自然而然地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校园雕塑,这种物化了的精神载体,它集中反映了学校这个特定群体的道德价值观和审美取向,是进行道德教育、审美教育的最好的素材之一。